title

环保行业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并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治理。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产业即为环保产业,目前中国的环保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 GDP 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当达到 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截至 2016 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 比重仅为 1.2%。从法律法规、公众意识和企业支付能力三个维度来看,环保市场发展初期的三大驱动因素在我国均已成熟,环保投资加大正当时。

环保行业政策:十九大审议并一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环境污染防治成为我国三大攻坚战之一。同时,土十条、气十条、水十条等行业重磅政策相继出台,环保税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也正式开征。

环保行业产业:一方面,经历供给侧改革后,各个行业尤其是以钢铁、煤炭、水泥代表的传统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剩余中大型企业支付能力相对较强,可承受更高环保标准的环保投入,尤其在环保正式“费改税”后,企业为了达到相关标准,其加装相应环保设施的动力会更强。另一方面,环保产业本身具备投资属性,以 PPP 为代表的环保投资,既可撬动社会资本共同进行环保投资,也可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环保行业全图:狭义的环保行业既包括“水气固”治理三类,也包括环境监测产业。广义的环保行业在狭义环保行业的基础上,还包括了向上游延伸的节能行业以及向下游延伸的资源综合利用行业。

环境监测行业:环境监测行业是整个环保行业的前提和基础。市场方面,环境监测仪器行业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CR3总销售额占全行业总销售额的比例由 2012 年的 17.1%提升至 2016 年的 36.4%。市场未来主要增量来自大气监测市场的监测点下沉新增换代需求和 VOCs 监测新增需求,以及水质监测市场的农村污水监测新增需求、工业污水监测换代需求、地表水监测升级换代需求以及地下水监测新增需求。环境监测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为随着环境监事权逐步上收、第三方监测逐步放开,环境监测将向着全覆盖和产业链一体化的方向迈进。

水环境治理产业: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同时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以水十条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并启用了河长制等制度强化监管。市场方面,未来主要增量来自农村污水处理新建需求、城镇污水处理提标需求、海绵城市新建需求和河道治理需求,其中河道治理是市场空间最大、紧急程度最高、实际推进最快的板块。水环境治理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一是未来更多的园林、建筑、机械、地产、新能源等其他行业的公司也开始向水环境治理延伸,二是参与企业越来越谋求从单体发展的末端治理到联盟式发展的流域综合治理。

大气环境治理产业:我国大气污染的源头可以工业源、流动源和生活源三类,其中工业源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粉)尘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贡献最大。为了防治大气污染,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以气十条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市场方面,未来主要增量来自电力领域的超低排放改造和非电领域(钢铁、水泥等)的烟气治理。大气环境治理产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一是电力领域脱硫、脱硝、除尘市场已经从高速增长步入稳速增长,且领先企业的格局已经稳定下来(主要表现为市场集中度已经比较高),二是在非电领域整个市场潜在空间巨大且尚待开拓,为大气环境治理产业的未来所在,但由于非电领域对技术要求高,市场开拓能力要求更强,因此利好在电力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龙头企业。

固废治理产业: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以生活垃圾为代表的一系列固体废物快速增长。固废治理产业的产业链大致分为前端的环卫和末端的固废处理。市场方面,由于末端固废处理以填埋和焚烧为主,已经形成了的较为稳定的市场格局,未来主要增量来自前端的环卫需求(主要受环卫市场化推动),此外餐厨垃圾和污泥处理也是值得期待的增量板块。

危废治理产业:危险废物分为工业危废、医疗危废和其他危废,产生量约占固体废物的 3%左右,但其毒害巨大,因此国家已将非法处理危废行为纳入刑法惩治范围。市场方面,由于危废处理行业拥有较高的行业壁垒(资质壁垒、资金壁垒、技术壁垒),且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地域差别也非常大,因此是极有增长潜力的一个版块(潜在规模达千亿以上)。此外,由于危废行业目前集中度较低,危废行业龙头和有意进入这一板块的巨头公司正在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内生新建项目加和外延式并购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土壤治理产业:我国土壤受污染情况严重,污染超标率达 16.1%(约有 101 万平方公里土壤受到污染),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政府出台了以“土十条”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远期土壤修复治理市场的空间达到万亿。但是由于目前土壤修复治理行业刚刚起步,受资金来源和商业模式的掣肘程度较大,且高度依赖财政,所以行业整体正处于探索期。

【2018年环保行业研究报告】